摘要:文章深入解析振动筛于生产运用期间呈现出的常见故障状况,同时依据实际情形施行技术改良手段,以此对其工作性能予以优化。
关键词:振动筛;故障剖析;振动频率;技术改良
振动筛因自身具备诸多优势,在众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运行稳定可靠,能耗较低,工作时噪音小,使用寿命长,振型稳定,筛分效率高,并且整体结构简易,安装过程方便快捷。这些特性使其在矿山、煤炭、冶炼、建材、耐火材料、轻工、化工、医药、水泥等行业中成为关键设备。 从工作原理来看,振动筛借助两台电机同步反向旋转这一运作方式。电机运转促使激振器产生反向激振力,该激振力会推动筛体带动筛板进行纵向运动。在这一过程中,筛板上的物料会受到激振力作用,进而周期性地向前被抛出一定的射程。正是通过这样的运作机制,振动筛得以实现物料的分级、脱泥、脱水、脱介等一系列筛分作业 。
目前国内使用的筛分设备品种繁多,在设计、制造、安装及用户保养不当等原因造成振动筛筛体筛分效率处理量下降,甚至导致体、激振器底座以及大梁断裂,轴承损坏等致命性问题。
1、常见故障分析
造成振动筛工作异常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激振器处声音异常,表面过热:
(2)筛板破损、松动或筛条断裂,产生重复振动或混料;
(3)减震弹簧断裂频繁;
(4)单电机运行或双电机未并联或虽然并联但未反向运转;
(5)筛分机械的工作频率和某一固定频率相同产生共振:
(6)筛体安装不正确,基础不平
(7)激振器轴与传动轴中心距偏离太大;
(8)激振力偏离筛体重心;
(9)激振器或振动电机装配不正确,两组配重块夹角不一致;
(10)给料不均匀导致偏载,原料排出不畅;
由于工作现场的错综复杂性,在分析查找原因前首先要现场了解设备使用情况,是否有违规操作或保养不当、检修不及时现象。根据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明后暗的原则,逐项排除,分析原因,以便问题的解 决,达到安全、经济、长期有效运行的目的。
2、处理方法及技术改进措施
第1种情况,需更换大游隙轴承。由于振动筛工作中,轴承内外圈温差较大,为降低摩擦力矩,改善调心性能,宜采用大游隙轴承,0.004mm-0.006mm为宜;根据作业现场情况,一般电机运行两周左右,必须补充一次适时的锂基或钙基润滑脂(ZL一3);其次检查配重块有无脱落现象。
第2种情况,更换已损坏的筛板或筛条,对松动螺栓进行紧定,消除筛板与筛条间的相对运动,避免重复振动;筛体侧板可采用不锈钢板制造,筛板采用环槽铆钉铆接,不但紧固性较好,而且大大减少了因焊接产生的内应力。并且筛板安装方便、拆卸简单易行;
第3种情况,首先从材料着手:弹簧材料需为60Si2MnA,热处理硬度应达到HRC45-50,还应考虑增大弹簧直径;弹簧度刚度的大小,要影响振动筛的工作频率,进而影响筛分效率。当工作频率确定之后若采用不同刚度的弹簧,会影响振动筛的振幅稳定性,振动筛工作时二者的自振频率明显不同。因此必须确保更换损坏弹簧后振动同一级弹簧刚度一致性;
第4种情况,单电机运行是严禁禁止的行为,极易造成电机过载而烧坏。工作时双电机须并联;如果双电机同向运转可通过调整电源相序来改变电机旋转方向,从而实现振动电机的正常运行;
第5种情况,可采用增加变频器的方法改变工作频率,避免共振:一旦出现共振情况后,还可以通过改变配重块的数量或重量来调节在增减配重块的时候一定对称增减,防止偏载;
第6种情况,振动筛安装是否水平,对振动筛的正确运行至关重要,安装调整时,可以四个支腿为基准,也可以筛面为基准,用水平仪进行测量,采用在支撑弹簧底座下加垫的方法反复调整,直至水平为止;调整后技术要求:支腿轴线与地面垂直度不大于0.5mm,两支退轴线平行度不大于 0.5mm,激振器轴线与电机轴线同轴度不大于0.25mm;
第7种情况,一般运行激振器轴心比传动器轴心高2-3mm。其值太大,都将导致筛体扭动,造成参数异常。调整的方法是:先将筛体找正,并使其上的激振器出轴中心高于传动器的中心;振动电机轴线与振动筛纵向轴线方向一致(不平行,具有一夹角)。二台振动电机对称布置在筛体的上方、下部和两侧均可以。直线振动筛的筛面倾角通常在8°以下,筛面的振动角度一般为45°,筛子的筛分效率及生产能力(处理量)同筛面的倾角、筛面的振动角度、物料的抛射系数有关。为了保证筛分效率高、筛子的生产量大,必须选择合适的Ky(抛射系数)值。
3、结束语
找准问题,认真分析,仔细拆装和精心调整是处理生产现场问题的正确途径。实践证明,上述分析和调整是正确的。
振动筛是一种频率较高的振动机械,工作条件较恶劣,需要精心维护,定时注油,不得随意更改设备结构,严禁违规操作,以免给自身和设备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部分数据选自中国期刊网